首页 >> 风波定大唐 >> 风波定大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汉乡 如意小郎君 十国千娇 崇祯十七年秋 江山美色 赘婿 官居一品 大唐之逍遥王 世子很凶 抢救大明朝 
风波定大唐 许先生的书斋 -  风波定大唐全文阅读 -  风波定大唐txt下载 -  风波定大唐最新章节

第50章 建宁遭冤死 高适讨永王(下)(2/4)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杀死他的既不是叛军的刺客,也不是敌方的细作,既不是因为触犯了军法,更不是来自什么仇家的报复。

他,勇敢善战、坦率直爽的建宁王李倓,被自己的亲生父亲——天子李亨降旨赐死!

后来,负责监刑的宦官回报说,可能是因为建宁王的体质极好的缘故,被白绫勒了很久才死,行刑之前,他只凄然地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就知道,托生在咱们家,早晚会有这一天!”

听到这句话,李亨身子一震,他突然想到了若干年前他的一位弟弟——废光王李琚被赐死前也是这么说的。

他呆呆地坐在那里,突觉心头一阵不安,心房随之一阵剧烈的绞痛:“朕到底是怎么了?是招了什么疯魔了吗?怎么听了张良娣和李辅国的一面之词,竟冒然赐死了建宁?”

他又突然想起建宁小时候那张红扑扑的小脸,那双黑豆豆的眸子就像一对黑色的大珍珠,不管见到谁都要笑,一点也不认生,见到自己更是挓挲着小手要“阿爷抱抱……”

长大了一点,建宁整日跟在广平的屁股后面玩耍,两兄弟一起去太学中读书,一起在后花园中练武,一起在府中搞恶作剧,戏弄自己邀请来府中炼丹的老道士,偷偷用晒干的屎橛子换掉道士的药材,整整毁了一炉好丹,后来自己不得不出面,狠狠地将两个小家伙教训了一番,可是看着他俩可怜巴巴地用小脏手抹眼泪的样子,连自己也憋不住的想笑,心里也并没有真想责怪他们。

李亨的心像被无数把钢针扎着一般,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可脑中的画面却偏偏变得更加清晰了。

后来建宁长大了,成为一名相貌俊朗、性格英果的青年,尤其在军事素养方面明显要比广平更强一些,就连太上皇李隆基都曾叹道:“这个孙儿给人的感觉怎么那么像当年的秦王啊!”

谁能想到,这句话却不经意间在李亨的内心最深处种下了一颗黑暗的种子!

如今,这颗种子不仅成长为一株峥嵘虬结的恶树,还生出了毒汁四溅的果实。

李亨觉得心脏一阵绞痛,眼前一黑,向后仰倒。

“传……李泌!”

他昏过去之前拼命地喊道,就像一个坠入海中的人在绝望地呼救。

……

也许在这个世界上,能够理解这位“圣人”的,恐怕只有他的这位“布衣之交”——李泌了。

太医给李亨用了药,说是忧伤思虑过甚,需要静静调养为上。

半晌,李亨才悠悠还转,他挥了挥手,张良娣、李辅国都知趣的退了出去,室内只剩他和李泌二人。

李亨躺在床上,小声念叨了一句:“长源。建宁……他,他……,我……!”,说着,两行浊泪从眼中流出。

不一会儿,他又沉沉的昏睡了过去。

李泌静静地坐在床边,面沉似水,他看着这位少年时代的朋友脸上显出与他年龄不相称的苍老和憔悴,轻轻的一声叹息。

他能理解李亨的想法,但绝不赞同他的手段。

在李泌看来,这位老友身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特质:一方面谨慎而坚忍,另一方面又敏感而冲动。

当前一种特质占主导的时候,他会展示出一位必成大事者的英明仁德,让人眼前一亮;而当被后一种特质控制的时候,他又会显露出不计后果的刚愎自用,颇令人失望。

他用了几十年的时间韬光养晦,先是当了个不羡江山只羡仙的忠王,耗掉了前太子李瑛;又做了十几年的老实太子,生生耗死了李林甫,又耗没了杨国忠,这才迎来登临九五的一朝。这种超乎常人的毅力和韧性,恐怕即便与历史上的越王勾践或汉中王刘备相比也不遑多让!

然而,也正是这样的他,在刚抵达灵武的时候,还没等郭子仪、李光弼的大军集结完毕,就急匆匆地派了一个纸上谈兵的房琯带兵出征。结果在长安附近的陈涛斜一场大败,生生葬送了珍贵的四万多兵马……这种草率和颟顸,即便是当年的秦二世胡亥或隋炀帝杨广恐怕也不过如此……

这一次,他竟然只因为听了某些人的一面之词,就极端草率地赐死了一位优秀的儿子——建宁王李倓。

李泌敏锐地感觉到,站上了权力巅峰的李亨的内心已经起了某种微妙的变化,而他对自己皇位的危机感才是造成这场悲剧的主要原因!

包括太上皇李隆基在内,广平王和建宁王以及所有可能危及他皇位的人,都被李亨在有意无意间打上了“假想敌”的标签。

追根溯源,这一切都源自于他多年来所承受的那些巨大压力在他心中造成的无可弥补的创伤,这就是让那颗黑暗的种子能够生根发芽的土壤。

李泌想起来,天子李亨曾在不同场合问过自己这样几个问题。

“拜建宁王为大元帅,如何?”

“册封张良娣为皇后,如何?”

“册立广平王为太子,如何?”

对于这几个问题,李泌都给出了客观、理智的建议。

他认为名义上的大元帅还是应由身为嫡长子的广平王李俶来做为好,否则一旦是建宁王立下了不世之功,也难保没有人不会撺掇他发动一次新的“玄武门之变”,到了那时候,大唐势必陷入一场新的兄弟相残的悲剧之中。

而在皇后和太子的册立问题上,李泌认为应该先缓一缓,等太上皇主动发下诰命为好,那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否则,那边的叛乱还没有平定,这边就着急“封妻荫子”,恐怕会在政治上造成许多不良影响,得不偿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风波定大唐请大家收藏:(m.qysc.net)风波定大唐七月书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全职高手 恰似寒光遇骄阳 超级神基因 同桌凶猛 转生眼中的火影世界 轮回乐园 放开那个女巫 从红月开始 大主宰 回到过去当富翁 永恒圣帝 深渊主宰 修仙从沙漠开始 神级英雄 我花开后百花杀